一,有关民族团结的故事
1、***元帅与彝族领袖小叶丹的结盟: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后,进入川西继续北上,决定取道冕宁至安顺场渡大渡河,而大凉山彝族聚居区则是必经之地,其中红军主力要通过的冕宁以北安宁河支流拖乌河到南垭河一线就是果基家(时称沽鸡)的地盘。
2、那个时候,当地的彝族人民还处于奴隶社会,由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实施反动的民族压迫政策,使得彝民对***十分疑忌甚至相当敌视。1935年5月20日,由司令员***、政委聂荣臻率领的红军先遣部队进入彝族区时,便遭遇当地彝族武装的袭击。
3、熟悉当地风土人情的***司令,真诚地把果基家首领果基约达(小叶丹)请来做客,两人谈得甚是投机。***重申了红军北上的宗旨和帮助彝族人民解除外来欺压的承诺。心悦诚服的小叶丹提出要与***结拜兄弟之盟,***爽快地答应了。
4、5月22日,先遣部队***司令与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相约彝海边歃血为盟,结拜为生死兄弟。结盟后,小叶丹派出向导为红军带路,护送红军顺利通过了危机四伏的百里彝区,为红军取得强渡大渡河、夺取泸定桥的胜利赢得了宝贵时间。
5、“彝海结盟”是红军长征途留下的一段历史佳话,是红军正确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典范,是民族团结的颂歌。
二,民族团结的六个相互是什么
六个相互是指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各民族内部的团结。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是祖国统一的基础,因此,必须维护民族团结。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破坏民族团结的危害性
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本内容,破坏民族团结也就是破坏国家的统一,就是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而一些民族分裂分子和地方分裂分子,为了狭隘的民族和地方利益,置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于不顾,挟洋人以自害,甚至与境外的敌对势力相勾结,搞所谓的“地方自治”、“民族自治”和所谓的独立,企图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正是分裂国家罪社会危害性的主要表现。
四,民族团结的含义是什么
“民族团结”的含义是:
反对压迫: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最后就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各党派之间的团结。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共同发展:各族人民**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